



“熱管理”對于編輯以及各位看官而言是一個太過學術的名詞。我們都知道,汽車中的發動機、制動系統、傳動系統,由于混合氣的燃燒或零部件之間的摩擦,都在無時無刻地產生著熱量,能夠把這些熱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的系統,就稱之為熱管理系統。
別看“熱管理系統”這趨趨五個字,可它一直以來都是汽車工程師所要面對的嚴峻課題。舉個簡單例子,在過去,當帕薩特B5的1.8T渦輪增壓發動機在高負荷或長時間運轉時,停車后不能立即熄火,需要給渦輪冷卻或潤滑幾分鐘,否則渦輪就有可能損壞。
隨著熱管理系統的進步,渦輪已有獨立的熱管理系統。因此,現在完全不用擔心車輛熄火后,對渦輪產生的影響。德納作為世界比較大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之一,可為增壓冷卻系統提供先進的熱交換器,而且空氣增壓冷卻器可與散熱器和冷凝器一起配備在冷卻模塊下面,可提高發動機效率。
引擎不僅是一輛汽車的心臟,同時也是汽車產生熱量較多的地方,告訴您一個數據:汽油發動機的熱效率僅有35%左右,而65%左右的能量主要消耗在熱上(當然還有摩擦力等等的消耗)。因此,發動機內部在高負荷運轉時的溫度可以接近2500℃,即使在低速或怠速工況下,溫度也會達到1000℃以上。
高溫會迅速加熱發動機中的零部件,如果不及時降溫的話,由于零件的熱膨脹,會影響零件之間正常的運動間隙;機油也會過熱,導致機油變稀甚至變質,破壞零件之間的油膜。如果引擎溫度過冷,機油粘度就會增大,也不能良好地形成油膜;燃燒室溫度過低,也會對發動機的燃油經濟性產生影響。這些現象,不但影響發動機的效率,而且還會降低發動機壽命。
這時,就需要熱管理系統來讓發動機的熱量保持在合理的工作溫度。在發動機中,我們常見的熱管理系統就是強制循環水冷系統。冷卻液流入發動機的水套,從而帶走發動機中的熱量,隨后進入散熱器把熱量散到空氣中,如此循環。而在這套系統中,節溫器是控制冷卻液線路的閥門。
冷車狀態下,節溫器讓冷卻液避開散熱器,進入小循環。有可變進氣格柵的車輛,此時關閉進氣格柵,這樣的目的就是讓發動機的溫度迅速升高。當發動機達到正常工作溫度時,節溫器讓冷卻液流經散熱器。如果溫度居高不下,散熱器前方的電子扇就會工作,進行強制散熱。
可對于容積有限的發動機而言,能有個高效地引擎熱管理系統至關重要。德納可以根據引擎蓋下的空間位置,設計并創造獨特的解決方案,使得德納的散熱產品在相同尺寸情況下有著較佳的性能,而且在相同情況下結構更小。由此看來,優良的熱管理系統對正常行駛的車輛都尤為重要,更別提在越野過程中了。
因為在越野時,車輛的速度普遍偏低,利用自然風散熱是幾乎不可能的。而且,發動機經常在高負荷下工作,其產生的熱量必須能得到有效地控制以確保較佳狀況和耐久性。更何況在沙漠這種極端高溫條件下,如果發動機熱管理并沒有針對特殊環境進行優化,發動機不但可能出現上述我們所說的損害,甚至有可能導致車輛自燃!
總結:本文只是舉了發動機和減振器兩個例子,其實熱管理系統無處不在。就連電動汽車的電池組,也需要一套熱管理系統讓電池處在穩定的工作溫度。毫無疑問,沒有熱管理系統,車輛將無法正常工作,而對于經常身處在惡劣極端條件下的越野車而言,則需要一套強大的熱管理系統作為后盾。
